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8.dxiong.com)(xys.ebookdiy.com)(fangzhouzi.me)◇◇

  诗意双廊

  作者:许星

  A
  出租车从大理出发,走了约一个小时,终于在一片工地前停下来。
  远远望去,一方狭小的土地,几间寥落的村屋,三三两两的乌蓬小船,窄窄
的乡村小道,偶尔路过的黝黑村民,摇着尾巴游荡的土狗。粗糙地勾勒出与普通
村镇没有任何不同的双廊。
  虽然时近中午,阳光明媚,晃悠悠地刺得人睁不开眼睛。轻柔的春风携带着
泥土和花草的味道。双廊是海边的渔村,所以感觉空气里也湿润得能拧出水来。
  顺着机耕道一直往前走,不时有拖拉机开过来,突突突的,扬起满天灰尘。
眼前出现一个大弯道,窄窄的土路在阳光下弯曲着伸向远方。
  双廊的天空是阴晴不定的,本来还阳光湛蓝云朵低垂,转瞬间又阴了下来,
风刚刚还吹得人冷飕飕的,阳光突然又绽放开了。
  路的尽头生出两条岔口,一块灰蓝色的路牌在阳光下闪着光,上面写着:南
诏风情岛。
  顺着这个岔口走进去,发现一个古老的小集镇,这才是真正的双廊。我也才
知道,我住下的客栈,离这里还有30分钟左右的路程。
  双廊是清静的,偶尔有穿着民族服装的白族妇女,低垂着脑袋在街边卖些小
零食,用夹杂着些汉语的白族话,不紧不慢地聊天。皮肤黝黑的小孩在街边嬉戏
玩耍,在一种叫高榕的树下,转着圈捉迷藏。奇怪的是,我走过无数乡村,看到
的大多是留守的老弱妇孺,这里的青壮年男子却特别多,一位大姐告诉我,小镇
居民的生活平实而节俭,物资需求并不多,仅靠打渔种田已经足够,所以镇上的
青年是不出门打工的。他们早已安于这样淡然的生活。
  街道是窄窄的,两边的大树伸展开来,在天空中枝桠相接,形成天然的遮阳
棚。建筑却有些古老了,斑驳的油漆大门,石灰墙泛黄得厉害。民居最多两层楼,
大都是灰瓦配着白墙的调子,看起来朴素又沉静。房间距是很窄的,却在每隔两
三栋之间,就生出窄窄长长的一条巷子,一直通向洱海边。
  躺在海边的沙滩上,沐浴着阳光,发一下午呆,看海水不动声色地流淌。阳
光温和地铺在海面,与水相衬,在天际边划出深深浅浅的一条线。偶尔有风吹过,
海水被卷出小涟漪,轻轻拍打着岸边的岩石,发出脆脆的声响。对面的苍山在二
月的天空下,看起来有云遮雾罩的壮观。怪不得载我来的司机也说出这样的话:
大理风光在苍洱,苍洱风光在双廊。
  面朝双廊,春暖花开。
  B
  不二是隐藏在大排低矮民居中的一个小酒吧。
  说是隐藏,却又不太确切。酒吧是小四合院的建筑,墙是白色的,门和围栏
是海蓝色。院子里红红白白地伸出不知名的许多花,配着这样的蓝和这样的白,
是清清爽爽的地中海风格。在灰白的民居间,比较显眼。
  我在下午五点走进院子,大大的吧台却没人迎客。静静的,也没有半点声响。
顺着木楼梯走上去,拐了几个弯,才听到一扇门的背后,隐约有人低吟浅唱。
  循着声音走进去,是小小的一间房,落地窗子临着海,中间是木质的大桌子,
许多人围坐在桌子旁的地上,喝酒唱歌聊天。看到我进去,也没人惊扰,只像熟
识多年的朋友般,微笑着示意我坐下。
  高高帅帅的店主叫朱川,本来是成都一家杂志的专栏写手,因为一次旅游发
现了双廊,毅然辞掉工作,在这里安生。在这里玩的,也大多都是四川人,大家
因为曾经来过这里,熟识了店主,于是经常利用假期过来休憩,渐渐的就都熟识
了,约定一年在这里见两次面。大家都用亲切的乡音敬酒聊天讲段子,几个姑娘
拉着吉他手伴奏,和着柔美的吉他声,轻轻唱起歌来。
  店主也压低了嗓子轻轻开唱:如果我老了不能做爱了,你还会爱我吗。如果
我老了不会过马路,你还会牵我手吗。一大一小两条淫虫,现在就把爱做够,轻
轻吻你吻你的眼睛,一生一世不分离。
  这首歌我曾经在丽江的酒吧听到过很多次,听所谓的原生态歌手娓娓清唱,
缓缓击打着羊皮鼓。你会觉得丽江确实就是一个连空气里呼吸里阳光里风里雨里
都是暧昧气息的地方。听久了,不免觉得太过肉欲,让人生出烦腻。
  可是在双廊突然听这样的歌,怎么会有如此清新温暖的感动。
  就好像丽江,到处都是人工雕琢的客栈,都是热闹喧天的酒吧,你走过一条
街道,发现丽江是这个样子,你再穿过无数的街道,发现丽江还是这个样子。丽
江是一种红尘的小资,被过多过杂的游客和过度的开发浸染得俗套了些,双廊却
是世外桃源的小资,喧嚣在这里平静,繁碎的心事,也渐渐化开了。
  C
  乡村的夜晚来得早,七八点的时候,天已经漆黑,却又在漆黑中透出一方光
亮,将天空调和成柔软的深蓝。星星一开始不多,只在天边散着寒光,等到入夜
后,渐次多了起来,密密麻麻地散布着,又大又亮,让人感觉整个村子都是璀璨
的,都是笼罩在光环之中的。
  我在月光下穿梭过几个村庄,那些灰色的民居和禇红色的木门在月光下,显
出厚重与神秘。借着月色我发现,每户人家的门上都有个小兜子一样的东西,有
的是铜制的,有些是木质的,有些就干脆是细细的几根蔑条编出来,里面插上红
烛。我很好奇,于是询问路过的村民,刚从渔船上收网下来的八十多岁的大爷笑
了,露出白白的牙齿告诉我,这是他们祈福的方式。
  一路走过去,每家人的门上都用粉笔写着:某某某,今晚去xx家吃饭。在这
样一个小乡村,通讯与网络都很发达的小乡村,村民选择这样的方式来沟通感情,
过着一种隐于尘世,却又鲜活浓烈的生活,也许也是他们抗拒这个自然村正逐步
被开发的事实。
  回到客栈。我住的是临海房间,在转角处支出一方大大的露台。搬了藤椅坐
在露台上,看触手可及的星星,听着海浪拍岸的声响,月光映照在洱海中央,映
衬着周围一望无际的黑,显得安谧静美。远远的有声嘶力竭的鸡鸣和狗叫,除此
之外,便是无边无际的安静。
  双廊的夜晚,就像它门前的洱海,投出一方小石子,也是能听到涟漪扩散的
声音的 。
  朋友发来消息,问我双廊怎么样。奇怪的是他是正宗的云南人,却从未到过
双廊。我一边坏笑着,一边回信息说,也不是很美,只是星星离我很近,又大又
亮,我长这么大也不知道,原来星星可以这么美。
  我想这样的描述,已经让他恨不得马上生出翅膀了。
  D
  离开的时候是清晨,其实在我的理想中,是更应该在双廊多住些日子的。
  双廊离我们并不遥远,却是很多人的梦想,比如老乡朱川的客栈,比如一年
来客栈聚会两次的人们。他们都是用不同的方式,表达对双廊的喜爱。
  尽管这里并不是美得让人窒息。
  是的,也许我们一生都在寻找这样的地方,在喧嚣之外,在尘世之外。这里
有阳光,有海,有树,有花。闲时可以坐在阳光下发呆,可以把双脚浸入海水里
感受,可以数着星星枕着花香入睡,于是我们来到了双廊。
  二月的阳光把村子照得明明亮亮的,双廊就在这阳光下,温暖成一朵花。天
南海北的游客每天在更替,走了又来,来了又走。在大建村旁的候车点,已经聚
集了不少人,谈着在双廊的所见所感,意犹未尽。
  从双廊到下关的车子开过来,我也只好带着一丝不舍离开。
  车的座椅背后,有双廊的旅游集,文字干净随性,每个字里都饱含着别具一
格的双廊。其中有一首诗歌,大约是这么写的:
  “你骂我自私,将你留在阴霾的天空下,独自追随阳光去了。我说是的,面
对阳光与爱情,我的选择从来都很自私。你笑了,要我装一瓶子的阳光,为你带
回去。其实,你怎知道,我早把你装入心中,一同带了回来。”

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8.dxiong.com)(xys.ebookdiy.com)(fangzhouzi.me)◇◇